【东吴讲堂】高小平:晚清宰相陆润庠的学与术
发布时间:2014-10-31
 

  10月31日下午,著名学者、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小平研究员做客常熟理工学院第47期东吴讲堂,为大家作题为《苏州最后一位状元——晚清宰相陆润庠的学与术》的学术报告。常熟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丁晓原教授主持报告会。

 

   报告中,高研究员围绕苏州最后一任状元陆润庠的“成人之道”“为人之道”“识人之道”“为官之道”及“廉政之道”等五大要点,藉由特殊历史人物窥探整个特殊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并从中提炼出珍贵的哲学及行政管理方面的经验认识,为现场师生带来一场生动而富有学术性的视听盛宴。

 

  “晚清,是中国数千年之大变局。”高研究员开篇谈到,“在这场变局中,有的人走上历史的舞台,有的人黯然下场。陆润庠是翁同龢的同乡、好友、学子,还是能够挽救清廷危亡的最后一人,历史决定他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高研究员首先从陆润庠的生平与成长经历讲起。在谈到陆先生的故里时,他强调说,陆润庠是元和人,也就是今天苏州相城区人,和他的老师翁同龢一样,是同朝苏州府人士,也是苏州历史上的第55位宰相。高研究员认为环境对一个人的塑造是很关键的,正是天堂苏州,塑造了陆润庠思方性圆、外柔内刚的行事准则,进而为他在今后官场中的游刃有余奠定了基础。

 

   从小生活在苏州的陆润庠,是怎样走到末代名相的位置上的?高研究员说,陆润庠在他的应试文《五亩之宅树墙下》中便已初露峥嵘,文章由对所处时代养老保障制度之缺失的感叹,而对周代文王之政进行了回归性的探索。正是这一篇文章令陆润庠名声大噪,让他逐步走上了他的末代名相之路。高研究员接下来从其“成人之道”讲起,肯定了陆润庠勤于修炼、永不言弃、干事出活、兴办实业等行为准则,尤其赞扬了他兴办苏州洋务局、苏经纱厂、苏纶纱厂及沪宁铁路的诸项举措。

 

   那么,在仕途中屡屡上进的陆润庠,又是如何对待身边的人与事呢?高研究员通过几则轶事,阐述了陆润庠在吏部尚书任上的“识人之道”:他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数量举荐了五个人担任要职,并在长期的观察实践中反复权衡,使得才尽其用。同时他还改革了考核绩效制度。高研究员特别强调了陆润庠坚持变革、循序渐进的“为官之道”和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 “廉洁之道”,认为这与中国当前的廉政文化建设主旨十分吻合,并对陆润庠曾提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方案”予以赞扬,认为其构想直至今天仍有借鉴的意义。

 

  五个要点谈毕,高研究员同时也指出陆润庠“崇拜权力,靠天吃饭;路径依赖严重,缺乏法治理念;放任潜规则盛行,使治道难变”的历史现实,给予陆润庠这一历史人物以一个完整、综合的客观评价。

 

   讲座最后,丁晓原教授总结说:“如闻昨日,如见近邻。高小平研究员对于陆润庠的个人介绍,也是晚清历史的再现与探微,从这之中可以得到太多太多的启示,相信大多数老师同学们可以从中汲取到非常有益的营养,这也正是我们‘东吴讲堂’这样一个平台一直以来致力于实现的效果。”最终,由学校《东吴学术》编辑部承办、经济与管理学院协办的本期东吴讲堂在热烈的掌声中成功落下帷幕。(王峥/报道)

 

 

附录】:高小平,1956年7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员。曾任国务院办公厅机关党委宣传部部长;现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绩效管理研究分会会长,《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编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应急管理》杂志主编。兼任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专家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政治学学科评议组专家,国家行政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机构编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研究10余项,主编和编著著作9余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10余篇。 

 

 



友情链接
Copyright©常熟理工学院学术期刊编辑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常熟市南三环路99号 电话:0512-52251276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