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动态

【东吴讲堂】福建师大孙绍振教授来校讲学

来源:
时间:2011-03-22
作者:
点击:

王莹 张招娣 赵敏 窦悦朗/报道)散文是诗,散文是画,散文是一座美丽的殿堂;早春的校园里处处是诗,步步是诗,簇拥成林。3月21日晚上19:00,福建师大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孙绍振教授在我校东湖校区逸夫图书馆报告厅内,作题为“当代散文理论的草创建构:中外理论的清算”的学术讲座。校领导丁晓原教授主持讲座。人文学院等师生到场聆听。

在孙教授看来,散文是一种非正式文体,它以至性为主,感性,带有很强的文学性;它又抒情、自由,带有很强的文字性。但是现当代散文却缺乏流派,原因则是中文散文的封闭发展。中文散文的封闭发展表现在与世界不接近,也与中国宏大的传统不接轨。虽然散文有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很多弊端。孙教授耐心地向大家介绍了一直盛行在文艺界的三种理论:一为将散文用于匕首投枪,它强化了政治功能;二为将抒情强调为极端,造成了散文理论的贫困;三为将一切散文当成诗来写,只注重审美功能,忽略了其他使用价值。随着历史发展,现有散文理论提出了“真情实感”一说。但孙教授认为这种理论经不起推敲,没有理论性,审美艺术要作为散文的话,要分清实的一面与虚的一面,他风趣地说:“真情虚感,虚实相生才能说明问题。”

接下来孙教授“清算”了周作人和林非在散文理论方面的一些观点。周作人主张“性灵说”,认为散文的源头为桐城派、公安派,而例数历史前朝的文章,起源一说的逻辑错误被推翻。他指出,周作人将散文限定在抒情、叙事、真实、简明的范围内,致使文章多了一个不必要的框架和牢笼,束缚了很多创作的风格。而林非在《知音》一文里表达了伯牙不必摔琴,日后还是会遇见其他钟子期的见解。孙教授认为林非是将使用价值放在审美价值之上,价值观念不同,思路也不同。在散文理论观点上他肯定了价值观念的重要性。

关于外国散文理论方面,孙绍振教授对西方文学的文学性中的虚无主义和西方文学理论方法论相对主义进行“清算”。西方文学质疑散文甚至是文学的存在性,历史学家的某些论证方法也同样经不住推敲,他们认为定义是研究问题的开始。孙教授却大胆地提出定义是研究的结果而不是开始,每一个问题都没有终局,研究问题应从问题本身出发而不是定义。

孙教授总结,中国现当代散文,从审丑到审智是历史的必然。散文的真实内涵:情趣+谐趣+智趣。孙教授讲到,散文定义在历史的发展的逻辑中,散文的美丽就在于是情、智、谐的统一。

最后,孙教授以幽默的口吻、独道的见解回答了在场同学的提问。讲座的氛围达到了又一个高潮,随后本次东吴讲堂落下了帷幕。

据悉,孙绍振教授的讲学,将会在我校的《东吴学术》中刊登出来。(编辑/ 言欣)

后台管理

地址::常熟市南三环路99号 电话:0512-52251276

Copyright©常熟理工学院学术期刊编辑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