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守利 陈凯/报道)2011年4月12日,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周兴在常熟理工学院逸夫图书馆报告厅作了题为“我们时代的精神生活”的学术报告。常熟理工人文学院院长周宏教授主持讲座。
开始,孙教授便通过一次与流浪诗人阿坚的交谈巧妙的点出了哲学目前的境遇,同时也激起了在场听众的兴趣。孙教授指出,当今社会物质无比丰富,社会生活表面上无比热闹,但这个时代有无精神生活还是个问题。
接着,孙教授从精神生活的核心:哲学、宗教和艺术三个方面展开叙述。在孙教授看来,哲学从19世纪起就开始出现问题。古希腊哲学家是从来不自己动笔的。随后,柏拉图开辟了哲学的书写文化,哲学成为书写文化核心之一。到了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飞机、电视机、电脑的问世,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空间的距离和获取信息所需的时间,使得物质世界发生根本性变化,导致书本文明逐渐衰落,最终影响到哲学。
以某种敬畏、信仰组织起人们的社会生活,这是孙教授关于宗教作用的观点。他说,缺少了敬畏、报应感,会使人们自我约束力降低。
鉴于古典艺术注重摹仿、创新和手工创造能力等特征和理念,孙教授认为当代艺术与古典艺术日益背道而驰。对此,孙教授给出了四个原因:现代艺术非手工化、概念化;残暴艺术盛行;无意义指向、轻公众解读;商业化运作。古典艺术三要素的逐渐消失,人类整体进入创造性,貌似文化大繁荣,实质是文化的失控。
孙教授最后总结,没有宗教的神圣感,没有哲学的约束,没有手工艺术的质感,已经产生了很多后果,有的已经出现,有的还在潜伏。“当作为社会生活核心的哲学、宗教、艺术退化失去时,由什么来组织当代的社会生活?”,通过对未来的深思和追问,孙教授结束了他的报告。
互动问答环节时,在场的同学把心中的疑惑说出向孙教授请教,孙教授旁征博引,快到答案时戛然而止,给同学们留下无限思考的空间。(编辑 /刘志刚 言欣)